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科学家:人类将无法实现电影里的完全隐身效果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16-07-07 12:20:22   浏览:11826次  

导读:德克萨斯大学的工程师们通过研究,得到了一个可能会令科幻迷们失望的结论:电磁隐身斗篷一种能够让物体不被无线电波、微波、可见光以及所有电磁波侦测的技术实际上并不可行。 科学家们在论文中表示,这样的技术确实能够让物体能够在一部分波长的电磁波下隐蔽...

德克萨斯大学的工程师们通过研究,得到了一个可能会令科幻迷们失望的结论:电磁隐身斗篷——一种能够让物体不被无线电波、微波、可见光以及所有电磁波侦测的技术——实际上并不可行。

科学家们在论文中表示,这样的技术确实能够让物体能够在一部分波长的电磁波下隐蔽起来,但代价是它总会暴露在另外一些波长内。这是一个重大的局限。

一直以来,和隐身斗篷有关的研究项目总会吸引很多关注,毕竟这是科幻作品的一大素材。当超材料概念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兴起之后,人们就更是认为它可行了,因为超材料技术可以让材料的物理性质发生相当程度的改变。

隐身斗篷的基本原理要解释起来并不困难。当一束光遇到阻碍时,组成它的各个光谱部分就会自然而然发生偏转和反射。这些部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本身。可见光和物体之间的这些冲突让我们最终能够看到这些物体。

那么要让物体隐形,我们要做的自然就是让通过它的光看上去并没有受到扭曲了。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完美重构物体周围的光场,让光的散射看上去好像根本没有发生过。

这样一来,要让某个物体隐形的难度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那个物体的形状了。当然,要让人体在各种可见光下隐形要比隐藏一根细细的天线困难太多。德克萨斯大学的科学家的研究,正是要去评估物体形状不同导致的隐形可能性变化。

科学家发现,当光的分散变得更大、更复杂的时候,就会激起物体周围越来越多的谐波。这就好比一根琴弦被拉得非常用力,其他弦乃至乐器本身都会有强烈的共振一样。因此要让这样的存在“安静”下来,我们就需要考虑大量的因素。

通过数学计算,科学家们发现随着复杂性不断增加,要让物体变得隐形就会变得相当困难,最终在概率上变得不可能。如果是像人体这样复杂的形状,还要穿着它到处走,那就更无法实现了。

看来,我们确实不应该再去奢望完美的隐身技术。不过,这个发现并不意味着人类要完全放弃,因为某种程度上的隐身仍然是可行的。

赞助本站

人工智能实验室

相关热词: 隐身

AiLab云推荐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