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超级高铁将采用被动磁悬浮技术:时速最高可达1200公里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16-05-10 20:38:28   浏览:10394次  

导读: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5月10日上午消息,超级高铁大战已经打响。本周一,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以下简称“NASA”)和波音公司的老兵组建的众筹公司HyperloopTransportationTechnologies(以下简称“HTT”)宣布,...

超级高铁大战已经打响。本周一,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以下简称“NASA”)和波音公司的老兵组建的众筹公司Hyperloop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以下简称“HTT”)宣布,该公司已经获准在其原型系统中使用被动磁悬浮技术,该技术比传统磁悬浮列车造价便宜且更安全。

与其他超级高铁原型系统一样,这套系统也号称能在真空管中以最高750英里/小时(约合1207公里/小时)的速度运送乘客和货物。

这种速度究竟意味着什么?从洛杉矶到旧金山仅需短短30分钟。相比而言,开车需要6小时,传统火车更是要整整一天。

此前两天,其竞争对手Hyperloop Technologies刚刚宣布将在洛杉矶北部沙漠地区向投资者和媒体展示该公司的技术发展。Hyperloop Technologies(以下简称“HTI”)在官方网站上投放了一些照片和视频,展示了一个可以容纳加长运输仓的巨大真空管。

HTI和HTT总部均位于洛杉矶。

该领域的另外一家公司名为skyTran,总部位于旧金山南部的NASA研究园。该公司最近发布了一套技术验证系统,展示了他们开发的2人和4人运载工具的工作方式,他们还计划在尼日利亚拉各斯建设一条30英里的轨道。skyTran已经融资3000万美元,目前正在与NASA展开合作。

超级高铁技术可以在不使用化石燃料的情况下在两地之间高速运送人员和物品。开发这样的系统必须要确保其可靠性,同时还要降低在接近音速时给人体造成的潜在破坏。

超级高铁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还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真正融入普通大众的生活。

这些公司都使用了磁悬浮技术,通过磁力悬空之后便可实现更快的速度。但超级高铁也要面临与传统高铁和自动驾驶汽车一样的基础设施和监管障碍。

更何况,这种运输方式可能还要面临价格问题。一套连接洛杉矶和纽约的真空管系统以及多个超级高铁运输仓的造价预计超过60亿美元。

HTT在周一的声明中表示,该公司的设计将解决被动磁悬浮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使之不必沿着超级高铁的铁轨建设电站,并且可以降低建造成本。

“从安全角度来看,这套系统拥有巨大优势。悬浮状态纯粹是通过运动实现的,因此即使发生电力故障,超级高铁的运输仓仍然可以继续悬浮,而且只有在到达最低速度后才会与地面接触。”HTT COO比波普格雷斯塔(BIbop Gresta)说。

SpaceX也在参与超级高铁竞赛。这家民营火箭公司由特斯拉CEO伊隆马斯克(Elon Musck)创办,他于2013年首次普及了超级高铁的理念。

今年1月,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团队赢得了SpaceX举行的超级高铁竞赛。与HTT的方法类似,麻省理工学院的团队也计划在运输仓上安装磁铁,以便与真空管中的被动线圈相互作用,从而产生升力,实现悬浮效果。

“我们这套系统的魅力在于,它是完全被动的,这可以让我们的运输仓变得极具扩展性。”该团队队长菲利普科斯辰(Philippe Kirschen)说,他是航空航天工程专业的一名硕士生。

马斯克也在Twitter上表示,SpaceX将为超级高铁技术建造一条测试轨道,“最有可能的选址在德克萨斯州。”

SpaceX得到了马斯克的支持,skyTran获得了政府的支持,另外两家公司则采取了截然不同的融资方式。

HTT采用财务捐助的方式,由航空科技领域的老兵自愿投入时间。相比而言,HTI目前为止融资3700万美元,该公司由Uber早期投资者舍文皮舍瓦(Shervin Pishevar)和SpaceX前工程师布罗甘巴姆布罗甘(Brogan BamBrogan)共同创办。

HTT采用的被动磁悬浮技术是基于已故物理学家理查德珀斯特(Richard Post)的理论设计的。通过在超级高铁运输仓上安装磁铁,并使之与运输仓里的线圈相互作用,便可避免目前的磁悬浮项目的巨额成本,后者需要使用内置铜线圈的高价铁轨。

HTT于2015年表示,该公司将在广泛使用太阳能的加州Quay Valley安装其超级高铁技术,那里恰好位于洛杉矶和旧金山之间。今年2月,该公司CEO德克阿霍伯恩(Dirk Aholborn)宣布正在与斯洛伐克政府展开沟通,可能在该国建设一条超级高铁。(鼎宏)

赞助本站

人工智能实验室

相关热词: Hyperloop 超级高铁

相关内容
AiLab云推荐
推荐内容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